顶层设计引领!多地加快推动住房品质升级
发布时间:2025-04-17
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,住房建设不仅是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,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、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关键。在“好房子”建设顶层设计的引领下,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,明确“好房子”的建设标准和发展方向,推动住房建设模式的转型升级,以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。
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于2月12日印发《北京市平原多点地区“好房子”规划管理相关技术要点(试行)》(以下简称《技术要点》),总结“好房子”试点工作经验做法,以政策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居住生活需要。例如,《技术要点》中提到,错层阳台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不计入容积率,不收取地价款,这为开发商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灵活性,也为居民创造了更舒适的居住环境。同时,为丰富城市空间形态,优化小区空间布局,《技术要点》增加了居住建筑高度管控的弹性,允许局部上浮,有利于形成高低错落的城市天际线;鼓励城市支路两侧地块可跨支路进行地上和地下连通;鼓励提升建筑品质和新建筑材料应用,对于外立面采用砖石、金属、陶板等耐久性高品质材料的,其饰面层不计入容积率。
江苏省住建厅于2月10日发布《关于加强改善型住宅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》,要求从提升设计服务、保证施工质量、规范质量检测、严格验收管理等方面发力,提升工程品质,建设“好房子”。
此外,多地也将“好房子”建设纳入两会议程中。据悉,在全国31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,至少有15个省份的文件直接提及“好房子”的内容,涉及“好房子”的建设要求、制度保障、示范项目建设等,为2025年“好房子”建设等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指导。例如,广东提出发展绿色建筑,推广智能建造、模块化建筑和装配式建筑,引导企业提高住房建设标准。浙江则要求稳妥推进现房销售试点和“好房子”建设试点,探索新的发展模式,为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。同时,吉林明确2025年将大力推动10个以上“好房子”示范项目建设,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经验。
在保障性住房方面,多地也明确了具体目标。上海计划在2025年建设筹措7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,实现“十四五”末总量达到60万套。北京则计划建设筹集5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,并竣工8万套各类保障房。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住房品质,也为不同收入群体提供了多样化的住房选择。
各地的“好房子”政策不仅提升了住房的品质,还通过优化设计、完善功能和提升社区环境,推动了住房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。随着从国家到地方关于“好房子”的相关指导性政策不断出台,不仅为建筑业明确了“好房子”的建设标准和发展方向,也为实现居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。